热词: 公交车站 酒店 餐饮 医院 更多
手机版 欢迎使用8684!
  • 概要
  • 历史
  • 地理
  • 经济

      永仁古称苴却,1924年设县。为支援攀枝花钢铁基地建设,于1965年、1974年相继将原属永仁县的仁和、大田两区及平地、大龙潭两个公社划归攀枝花市,划出国土面积1418平方公里,人口7.29万人,以及64%的财政收入、97%的矿产资源。现在,全县辖4乡3镇,总面积2189平方公里,山区面积占97%。县内有彝、傣、回、傈僳等19个民族,总人口10.6万人,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61.5%,彝族人口占总人口的52.3%,贫困人口占总人口的48.9%,是楚雄州内人口最少、少数民族比例最大的国家级贫困县。
      永仁县北连四川省攀枝花市,自古就是出滇入川的要塞。近年来,随着南永二级公路、永武、永攀高速公路的相继建成通车,全县交通、区位优势逐步凸现,使永仁由原来远离省城、州府的末端逐渐变成面向西部钢城、重工业城市——攀枝花市的前沿,成为昆明、攀枝花、楚雄交通大三角的交汇点。永仁县蕴藏着丰富的林业资源、水能资源、土地阳光资源。境内森林综合覆盖率达70.1%,有全国最大的万亩云南松母树林基地。金沙江、万马河、江底河等河流纵横交错,可开发的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达28万千瓦。光热资源独特,常年平均日照2836小时,平均每天近8小时,居全国第二、全省第一。独特的光热资源和丰富的土地资源,是发展绿色经济、农业生产、畜牧业等产业的坚实基础。风格独特的彝族刺绣及民族风情浓郁的中和直苴“彝族赛装节”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,被称为“赛装之源”、中国最大的乡村T台。独具魅力的国家风景名胜区——方山,是旅游休闲的理想之地。历史悠久的苴却砚被称为中国第五大名砚。永仁的县情特点可概括为“中国太阳城,云南北大门,特色产业县,民族风情园”。
      近年来,永仁县各族干部群众团结一心,扎实工作,全县各项工作都取得了一定成绩,但经济社会发展速度还较为缓慢,主要是全县经济总量小,经济综合实力还不强,支柱产业群体尚未形成,地方财源结构单一,基础设施薄弱,县域经济发展后劲还不足。总体来讲,还是一个集山区、民族、贫困为一体的工业弱县、农业小县、财政穷县。


 
  2000年,永仁县辖1个镇、7个乡:永定镇、永兴傣族乡、万马傣族乡、中和乡、维的乡、猛虎乡、莲池乡、宜就乡。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:全县总人口103606人,其中各乡镇人口(人): 永定镇 28101 莲池乡 9861 宜就乡 16784 猛虎乡 9634 中和乡 9853 万马乡 7250 永兴乡 10336 维的乡 11787永仁古称苴却,1924年设县,地处滇川要塞,自古就是滇中北进四川和中原地区的必经之地。全县辖4乡3镇、63个村(居)委会、652个村民小组,总面积2189平方公里。境内有汉、彝、傣、回、傈僳等19个民族,总人口10.5万人,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60.8%,彝族人口占总人口的51.68%,民族风情浓郁。随着南永二级公路及永武、永攀高速公路的相继建成通车,永仁到昆明或楚雄只需2个半小时,到攀枝花仅需半小时,区位优势日益显现。全县境内光热、森林、矿产、水能资源较为丰富,年平均气温17.7℃,年平均日照2836.4小时,居全省第一、全国第二。森林覆盖率66.7%,活立木蓄积量870.9万立方米,有全省最大的万亩云南松母树林基地,有野生滇橄榄15万亩、经济林果17万亩、鲜食葡萄标准化示范种植园4500亩、桑园12174亩。现已查明的矿产资源有金、银、铜、镍、铂、钯、煤等20多种,其中铜、铂、钯储量较多。境内金沙江、万马河、江底河等河流纵横交错,可开发的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达28万千瓦,现已开发利用2.91万千瓦。永仁的县情特点可以概括为:出滇入川地、彩云阳光城、绿色生态县、民族风情园。
  2005年12月12日,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准了楚雄州部分乡镇撤并方案。其中,永仁县撤销万马傣族乡,将原万马傣族乡所辖的迤资、昔丙、拉姑、鱼鲊4个村委会划归永兴傣族乡管辖;将原万马傣族乡万马、进化2个村委会划归中和乡管辖,并将行政区划调整后的中和乡改设为中和镇,镇政府驻原中和乡政府驻地。

 


 
  永仁资源丰富。境内热量充足,城区年平均气温17.8℃,≥10℃的多年平均气温为5934℃,日照平均2836.4小时,居全省第一,土地面积广阔,可开发利用土面积120余万亩;境内年平均霜期93.6天,金沙江河谷全年无霜,作物可一年三熟,适宜发展香蕉、龙眼等热带作物;境内水资源丰富,有中型水库2座,小<一>型水库11座,小<二型>水库106件,小坝塘424个,总库容8018万立方米,年地表径流量达4.87亿立方米,人均占有5429立方米,高于全州、全国水平。主要河流有万马河、永定河、江底河、白马河、永兴河、羊蹄江6条,水能蕴含量为10.2万千瓦,可开发利用2.84万千瓦,至今开发量仅达13.4%。
  永仁有较多的森林资源和发展林业的优越条件,全县林业用地面积260万亩,有林面积10.8万公顷,全县森林综合覆盖率达81.95%,森林活立木蓄积量达850.2万立方米。白马河林场是全国最大的云南松母树林基地,广阔的山林孕育着丰富的动植物资源,有中草药552种,野生食用菌名目繁多,具有抗癌、强身治病的松茸,牛肝菌远销国内外。珍稀动物小熊猫、穿山甲、金钱豹等出没于山林之间;还有大量的野生油料作物,野生淀粉植物,野生纤维植物和大量的滇橄榄。100万亩的草山适宜于畜牧业的发展,早在1992年就被云南省列为商品牛羊基地县。境内有种类繁多的矿产资源,现探明的有金、银、铜、铂、镍、石膏、花岗石等种类。还有以板栗、核桃、樱桃、石榴、葡萄等为主的18万余亩经济林果。主产烤烟、优质米、畜禽、蚕桑、核桃、樱桃、葡萄、草莓、菜种、中草药等。


 
  2003年全县GDP实现40497万元,按可比价计算(下同),比上年(下同)增长8.1%。其中,第一产业17897万元,增长4.5%;第二产业10264万元,增长14.4%;第三,产业12336万元,增长8.6%。地方财政收入完成1810万元,增长8.6%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5228万元,增长34.9%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7844.8万元,增长7.1%。金融机构存贷余额分别达到42968万元、23754万元,增长22.2%、9.8%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562元,增长5%。均完成了年初人代会确定的任务,实现了供给与需求、投资和消费同步持续增长。经济结构调整向纵深发展,为经济增长提供了强大动力。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力度加大,特色农业、订单农业有了新的发展,全县大小春经济作物种植面积达7.01万亩,粮经比例为71:29,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比上年上升了3个百分点。工业结构调整稳步推进,通过深化企业改革、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和加大企业技术改造,促进了工业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经济效益的进一步提高。所有制结构调整成效明显,非公有制经济呈现出稳步增长态势。城乡结构调整进一步加快,突出抓了县城及宜就集镇规划建设,城镇化水平进一步提高。
  2003年全县农村经济全面发展,重点产业建设稳步推进。一是狠抓烟草产业。二是加大农业结构调整,积极发展??进农业产业化。四是着力发展畜牧业。五是积极发展蚕桑产业。六是认真抓好农村税费改革和减轻农民负担工作。七是抓旅游业的发展。
  2003年全县企业改革取得突破,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加快。以产权制度为核心的企业改革力度加大。全县列入改制的32户企业,现已完成改制31户,超额完成了州下达的改制任务。共分流、安置改制企业人员958人,筹集和争取到改制成本524万元,支出改制费用2292万元,保证了改制企业在职人员安置、退休人员医保及遗属补助等费用全额拨付,切实维护了职工利益和社会稳定。通过深化企业改革、规划建设民营工业小区、制定鼓励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优惠政策和措施、协调解决发展中的资金问题,促进了全县工业经济及非公有制经济发展。全县完成工业总产值21597.8万元,其中非公有制经济工业产值20018.7万元,分别比上年增长10.6%和11.9%。目前,民营工业小区已入驻企业6户;水泥厂改制后进行技改,形成年产6万吨的规模,现已恢复生产;拉丝制钉厂扩建后形成年产近万吨的规模,2003年生产0.4万吨,产值1000余万元。
  2003年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,基础设施得到较大改善。按照“实施一批、上报一批、论证一批”的思路,狠抓固定资产投资工作。一是抓项目组织实施,拉动经济增长。“7.21”和“10.16”地震恢复建设、第三期易地扶贫搬迁、永兴至回头湾等弹石路、中小学排危、县疾控中心、县图书馆、县人才劳动力市场等项目已经开始实施,莲池土地开发基本完成,第一、二期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完成投资5109.6万元、搬迁3381人,总投资1843万元的麻栗树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已完工,县看守所和县法院搬迁建设、大井湾农贸市场改造、工贸市场和大牲畜交易市场建设、大操场改造、他中公路改造、维的等3个乡(镇)政府办公楼、15个村委会程控电话、天保工程、退耕还林、农业综合开发、以工代赈等项目已完工或基本完工,这些项目的实施,有力地拉动了全县经济增长。二是抓项目规划论证储备和上报工作。完成了红星、小平地等9件病险水库的安全鉴定和初步设计,其中有5件已上报省水利厅和国家水利部;节水型社会建设示范县规划已上报省水利厅;污水处理厂、垃圾处理厂等一批项目已上报省和国家;开展了永定河城区段治理、撒家湾片区开发、万马河流域水能资源开发等项目的规划工作。三是抓项目争取落实工作,千方百计扩大投资。注重捕捉上级投资信息,优先安排项目前期经费,组织部门上报项目,充分调动各方力量争取项目和资金。据统计,去年全县上报项目557项,落实资金11042万元,到位资金9437万元。四是扩大财政支出,加大基础投入。去年全县地方财政支出15706万元,在省州列报支出的专项资金4068万元,合计达19774万元,按同口径计算比上年增长30.1%,其中上级财政专项资金达11613万元。五是抓投融资体制改革,创造投资热点,吸引社会投资。通过大井湾农贸市场建设和经营权出让,政府用收取的资金建设市场,同时还吸引社会投资800多万元。
  2003年全县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,招商引资取得新的进展。立足我县区位和光热、土地等资源优势,全方位对外开放、招商引资,把招商引资与企业改革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、产业结构调整紧密结合起来,积极招商引资。成立了招商引资工作委员会,组建了县招商局,制定了扩大开放招商引资优惠政策,规划建设了民营工业小区,对投资商最大限度地“放、降、让”,切实转变作风,强化服务,为招商引资创造了良好环境。通过分析,确定了绿色食品加工、万马河流域梯级电站开发等6个重点招商项目,并进行包装设计,在互联网、昆交会上广泛宣传。广泛开展同省内外的经济交流与合作,特别是与攀枝花、昆明及沿海地区客商的交流合作,积极与昆明、攀枝花客商洽谈,组团到深圳、海南招商,与深圳市生物谷公司签订了永仁绿色食品加工项目的协议,与滇能集团达成意向协议,引进了攀枝花等地客商收购水泥厂,在工业小区投资办厂。2003年,我县与县外客商签订招商引资协议项目41项、协议总投资4010万元,实际履约14项、到位投资2058万元,占州下达任务的137%,为我县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。